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凝心聚力促发展 锚定目标勇争先!2023年世界杯365体育_wwwBet365_beat365英国生态环境工作会议召开

        日期:2023-03-01 09:27:15 来源:​世界杯365体育_wwwBet365_beat365英国生态环境局 浏览量:​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     

        朗读

        2月28日上午,世界杯365体育_wwwBet365_beat365英国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会议。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、市“两会”部署要求,回顾总结2022年工作、分析当前面临形势、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。

        党组书记、局长陈蕾妍出席会议,作《凝心聚力促发展  锚定目标勇争先 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》工作报告,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李荣军主持会议,通报分局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,宣读2022年度优秀公务员、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名单。市纪委驻市建设局纪检监察组领导,局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,局机关全体干部,县(市)分局主要负责人,各区分局、局直属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在市主会场参加会议,各县(市)分局中层以上干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。

        陈蕾妍在讲话中回顾了去年工作。她指出,2022年,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省厅和市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为统领,勇担“重要窗口”和“共同富裕”生态环境先行示范重任,拉高标杆、强化担当、狠抓落实,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,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,全省系统首场“赛马亮绩·擂台比拼”跻身第一方阵,市委、市政府“扛旗争先大晒拼”摘得红旗单位,省厅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市综合绩效考评获“双优”,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、站上了新的更高起点。

        一年来,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、砥砺奋进,一起守住了环境质量“只能更好、不能变差”的刚性底线,拼出了绿色共富、全域美丽的先行优势,交出了减污降碳、污染防治的高分答卷,扛起了助企纾困、稳进提质的责任担当,筑牢了除险保安、风险管控的安全防线,干出了政治过硬、忠诚担当的铁军风采。

        2023年工作如何干?陈蕾妍强调,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,是“八八战略”实施20周年,是“十四五”承上启下关键之年,还是全省系统“变革重塑年”“作风建设年”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重、矛盾风险挑战更多,对我们提出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的新课题,亟需统筹谋划、创新深化、改革攻坚、克难提升,从大历史、大趋势、大格局的维度,把金华生态环保工作放到全市、全省乃至全国的大盘中去考虑。关键要做到“六个坚定不移”:坚定不移沿着“八八战略”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;坚定不移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;坚定不移把创新改革作为核心驱动;坚定不移把绿色共富作为不变追求;坚定不移把环境质量作为底线工程;坚定不移把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障。

        2023年工作怎么干?陈蕾妍要求,2023年,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紧扣创新深化、改革攻坚、开放提升“三条先行路径”,主动融入“打造国际枢纽城、奋进现代都市区”大局,凝心聚力促发展、锚定目标勇争先。重点开展十大行动:

        ——开展稳进提质护航行动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引导、优化和倒逼作用,协同推进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以效能革命促进审批改革提速,实行“多评合一”集成审批,深化小微企业“打捆”审批。以柔性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实施正面清单管理制度,实行包容审慎监管。以高效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,探索创新“环保医院”“环保体检队”,强化专家技术助企支撑。以硬核政策确保奖补精准直达,深化实施机动车环保免检系列政策,拓宽绿色金融支持渠道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绿色共富行动。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更多标志性成果,让全市人民共享普惠均衡的优质生态环境产品,以“生态美”推动“共同富”。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,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发布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标准,全域启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。拓宽“两山”转化通道,探索建立市域内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激励机制,持续推动生态版山海协作。加大生态宣教力度,创新方式方法,打造多媒体宣教矩阵,持续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数智赋能行动。坚持“问题导向、需求导向、效果导向、未来导向”,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效能。建立统筹推进机制,聚焦重大需求,打造重大应用。集中攻坚重点应用,优化完善固废“一件事”系统构架,迭代省级工业固废、医疗废物等应用。推进业务协同智治,持续完善生态环境要素态势图,实现数据分析、预测和响应。加强感知能力建设,推进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施新建和标准化提升,落实自动监测站“电子围栏预警+人工巡查”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减污降碳行动。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,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冲刺全省“第一方阵”。深化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,完善低(零)碳试点激励机制。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,持续深化“6+1”重点领域碳达峰,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制度,开展碳减排评价应用试点。加快“双碳”路径研究,深化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院所智库战略合作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蓝天保卫行动。以“清新空气示范区”建设为载体,加强重点污染因子的协同治理,全力保障“亚运蓝”。强化市县协同管控,建成环境空气保障市级指挥调度中心。出台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源头替代补助办法,分阶段攻坚行业整治。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,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和营运柴油货车,推动老旧柴油叉车新能源替代。推进清新园区建设,开展新一轮园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,稳步改善园区环境空气质量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碧水提升行动。深化“三水”统筹,推动水环境治理向水生态保护修复升级。开展不稳定水体达标整治,启动全市入河排口溯源三年行动,推进水质自动监测点位建设。出台工业园区“污水零直排区”长效管理办法,推行新一轮污水处理“金华标准”。完成全市1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电子围栏建设,全面开展饮用水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确保金华“大水缸”稳定达标。完成国控、省控断面“一点一策”精准治理和生态修复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净土提质行动。坚持“预防为主、保护优先、风险管控”,构建土壤污染“防控治”体系。全域完成受污染耕地“源解析”,全面落实土壤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。出台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质控、从业单位信用管理实施方案。强化6个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闭环管理,完成15家地下水污染重点企业管控(治理)成效评估。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“强基增效”五年行动,全域完成县(市、区)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清废攻坚行动。着力打造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品牌,推进固废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。全域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培育打造一批行业、领域“无废”标杆,建成一批“无废工厂”“无废园区”“无废亚运细胞”。加强危险废物监管,落实存量危废“动态清零”,推进飞灰等危废“趋零填埋”。提升固废处置能力,加快专业收运体系建设,实现小微产废企业危废收运全覆盖。探索一般工业固废、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收运“三网融合”,建立危废“点对点”定向利用机制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监管提质行动。建立健全源头问题自动发现机制、企业主体和基层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机制,聚力构筑生态环境齐抓共管大格局。一体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、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曝光等重大问题整改。系统推进行“七张问题清单”应用,切实加强整改示范案例培育。加快执法规范化建设,组建执法专项行动队、案件预审队,组织开展执法大练兵、交叉执法检查、执法案卷交叉评查。加强环境风险防控,全面提速多级防控体系建设,常态化开展重点风险源企业安全隐患排查见底。

        ——开展铸魂强基行动。锚定“党建红·亚运蓝”,营造人人争当扛旗手的良好氛围,全面提升政治维护力、服务中心力、基层组织力、清廉守护力、党群凝聚力,打造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。严格落实“三级书记”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述职评议考核制度,持续开展“一处二品”创建,构建系统完善的党建责任体系。深入推进“四责协同”,压实主体责任、第一责任人职责和“一岗双责”,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。严格贯彻落实锻造新时代八婺铁军“双十条”,全面提振全市系统上下精气神。